猫熊是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下文学www.20q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瞧见来人后,曹秀连忙走上前去。

“秀,见过义兄。”

“见过伯兄。”

自古以伯仲叔季排名,曹参虽是堂兄,但其年长又是曹氏宗长,所以曹秀直接称其为伯兄。

当初他们自砀郡迁至沛县,孤儿寡母的日子相当不好过。曹参未曾嫌弃他们,将曹秀视作亲弟弟照顾。昔日母亲病逝,也是由曹参主持葬礼,所以才能风光大葬。这些年曹秀能在沛县当地头蛇,也全靠曹参在背后当靠山。

曹秀不是怕曹参,而是尊敬。曹秀敬他并非全因为他在历史上的功绩,主要还是因为曹参对他的各种照顾和帮助。

曹参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全才,刘邦定都长安论功行赏时,曹参功居第二。他身经百战,攻下了两个诸侯国,一百二十二个县。天下太平后,他又出任丞相,采用黄老之说休养生息。

曹参面露微笑,点头赞许。

“不必多礼了。我与萧君来此,为的是考察你今日读令。你可要好好表现,勿要让萧君抓到把柄。”

“咳咳,定当竭尽所能!”

所谓读令,其实就是宣读解释法令。自商君变法开始,就极其重视读令。因为秦律复杂,若是黔首不知秦律就不会惧怕,会很容易犯错被罚。

秦法,是秦国的魂!

每个秦吏都要将秦法刻入灵魂!

“二三子有不通律令的,可开口询问。”

“咳咳,我有!”

而后,就瞧见位中年人紧张的站起身来。他的面相与刘季有些相似,但是更为黝黑些。双手指甲都有着泥污,一看就知道是干农活的人。

他就是刘季的仲兄,刘喜。

“有何不懂的,现在可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