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何以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下文学www.20q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多少年来,书山把越国当做屏障,是治学屋外的清净林,读书室外的竹篱笆。

琅琅书声可以过,风风雨雨不得侵。

在道历新启之前,承担这份责任的是暮鼓书院。

它建立在书山脚下,暮鼓一响,万籁俱静。

诸派道争,至暮鼓而止。哪怕是在龙蛇起陆、天下烽烟的新历之初,战火也不曾燃到书山来。

当然,当年若叫景太祖一统天下,成就六合天子,作为其背后支持者、与之共生的道门,接下来统一百家思想,也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。

在道历新启之后,作为书山篱墙的,便是大大小小的国家。

宋国、越国、理国、梁国,乃至于之前的夏国,更早的韶国、燕国,也都有不少儒家子弟入仕。

楚国当然也有。主张兵儒合流的伍陵,曾经也在书山上住了三个月之久。

强如霸楚,当然是驭百家而自用,无论修的哪家学问,都是要以楚国为重,为楚而谋。但儒家弟子的身份,本身即是篱墙,先一步阻隔风雨。